春风化雨润新苗,匠心传承育栋梁。4月1日,我院为期三天的教学能力培训正式拉开帷幕,9名新入职教师满怀热忱齐聚一堂,共同踏上这场赋能成长的“启航之旅”。
培训首日,教务处处长阿孜古丽以《四有好老师》为主题,通过我们要培养什么人的追问引发新教师思考,并以先成为那样的人为切入点,系统阐释了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培养要求。公共基础部王金梅副教授凭借29 年教学经验,基于“一桶水与一杯水”教学原理,提出教师要以专业积淀为根基、教育规律为框架、思政育人为内核开展教学。她强调,教育工作者既要钻研学科知识,也要注重发挥潜移默化的育人作用 。
南京大学银龄老师赵宁曦教授以旅游地理专业课为依托,在讲解地貌知识时,巧妙融入克州多民族交融的历史,向新教师展示如何将家国情怀融入教学。华中科技大学银龄老师李善玲教授则聚焦案例分析环节,分享在实操中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然植入的实用技巧,助力新教师清晰认识到思政教育对学生成长的关键作用,为新教师提供了贴合实际的课程思政工作指引。
无锡职业技术学院的援疆老师印建兵教授从职业教育教学改革方向出发,深入解读校企深度合作的新模式,以及数字化教学转型的具体路径。他结合职业教育的现实情况,帮助新教师抓住教学改革的核心要点。教育艺术系书记吴正军老师围绕教学方法与管理规范,详细介绍了项目式学习、情景教学、小组协作探究等适用于职业教育的教学方法。通过列举实际案例,他分析了这些方法在不同专业课程中的应用要点,助力新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选对、用好教学方法。
教务处王琳琳老师则详细解读了学院课堂教学管理办法及教学事故认定与处理条例。解读过程中,她列举多个典型案例,帮助新教师深入理解文件要求,明晰教学规范的重要性,对学院教学制度有了全面且清晰的认识。
理论学习之后,新教师们迎来了试讲环节。他们将培训所学运用到实践中,借助多媒体手段、精心设计的互动环节,生动地展示了教学片段。在这个过程中,新教师们不仅检验了自己的学习成果,还相互交流、共同成长。
培训结束时,一位新教师在笔记本上写下:“教书不是注满一桶水,而是点燃一团火。”这句话正是此次培训的生动写照。我院通过这场培训,分享教学窍门、传递创新理念,帮助新教师凭借扎实知识与饱满热情,点燃学生对知识的探索热情 。
(供稿:王琳琳 编辑:王喜龙 审核:王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