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经工程系

发布者:克孜勒苏职业技术学院发布时间:2024-11-22浏览次数:90


在学院党委的正确领导下,农经工程系秉承“求真、求实、求精、求新”校训精神,围绕“用胡杨精神育人,为兴疆固边服务”办学特色,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人才培养质量为目标,党建与业务工作齐头并进,立足“三农”,锐意进取,久久为功,努力培养扎根边疆、献身边疆,服务于农业新质生产力和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

师资力量逐步增强,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高。农经工程系前身是克州农业学校,现有教职工36人,其中副教授4人,具有硕士学位教师9人;特聘教授8人,已组建克州富硒微藻研究团队、克州盐碱地综合利用团队、特色林果研究团队、柯尔克孜羊种质资源研究团队,正逐步形成一支充满活力、年富力强、成果丰厚的教师队伍。截至目前,有全日制在读高职学生924人、中职学生155人、技工类学生656人,毕业生就业率连续三年保持在95%以上,生源数量和质量逐年上升,毕业生深受用人单位好评。近三年,师生获得自治区教学成果奖一等奖1项、教学能力大赛三等奖1项;全国无人机创新技能大赛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1项;中国小动物骨科大赛一等奖3项,二等奖5项;自治区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7项。

专业建设不断推进,办学水平逐步提高。从办学类别、教学科研、技能竞赛等方面加大专业建设力度。现有办学专业11个,其中:高职3个(现代农业技术、畜牧兽医、宠物医疗技术);中职3个(中职有畜禽生产技术、设施农业、无人机操控与维护);高级技工2个(畜禽生产与疫病防治、烹饪<中式烹调>);中级技工3个(畜禽生产与疫病防治、烹饪<中式烹调>、烹饪<中西式面点>),专业相互交叉,有机融合共同发展。不断加强与地方政府、企事业单位和兄弟院校的交流与合作,强化学生实习实训环节,不断优化人才培养方案,专业结构得到进一步完善。

教学条件不断优化,平台建设稳步推进。不断加大基础设施、实训室(实训基地)与科研投入,硬件设施建设较为完备。现有畜牧类相关专业实训室10个,面积为1000平方米;无人机专业实训室2个,面积为300平方米;烹饪专业实训室5个,面积为500平方米;农学专业实训室3个,面积为1200平方米;智能温室1个,面积为1000平方米;无花果实验基地1500平方米;依托中央引导地方科技发展资金项目建立克州富硒微藻研发中心和克州盐碱地综合利用研究中心。拥有仪器设备2000多台,设备总值近1000万元;校外北山林果示范园、阿湖农场、葡萄基地、苗圃基地等教学实践及科研基地4个。教学条件得到明显改善,为专业实习实训、创新创业等教学科研活动提供了良好保障。

专业特色愈发鲜明,教学科研成果丰硕。与中国农业科学院都市农业研究所深度合作,依托克州农业及生态资源,积极围绕富硒微藻培育及功能食品研发、重度盐碱地综合利用、食药同源植物保护与利用、柯尔克孜羊种质资源保护和利用等方面开展科学研究工作。教学质量显著提升,共有9项自治区级、自治州级科研课题及教育教学改革等相关项目获得立项,科研经费总金额达170余万元;近三年发表学术论文17篇,出版教材专著5部,获得专利和地方标准等应用成果7项。

新时代,新使命,新作为。农经工程系以强化教育教学、不断提高科研水平和社会服务“三农”能力为着力点,以高质量发展为主线,以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为目标,在学院党委的统一领导下,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2




学校地址:新疆阿图什市轻工业园区创业大道东16号
邮编:845350
扫一扫,关注微信公众号
新ICP备 2022000358号新公网安备65300102000026版权所有:克孜勒苏职业技术学院未经许可    严禁复制